安徽省結合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文化強省戰略,積極推進大學文化精神建設,以大學文化精神統領學校各項事業發展。近年來,以188bet足球等11所高校為代表的安徽高校,搶抓高等教育大發展契機,大力推進大學文化精神建設,共同譜寫了安徽大學文化精神的新華章。通過對11高校的個案研究,我們發現,每一所高校的發展都有其曲折的辦學經歷,在時光的點滴流逝中,一代又一代師生彰顯著它們的文化特質。厚重的歷史與時代精神相契合,使每一所大學都積淀、建構出各具獨特形態的文化品格。反之,大學文化精神建設也充分發揮著育人功能和凝心聚力作用,為大學提供著全面發展的持久精神動力,有力助推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
作為安徽省在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高校——中國科技大學,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當代教育的“學術模式”,并以其作為大學文化精神核心,形成了學術自由、民主辦學、敢于創新、追求卓越的價值追求。合肥工業大學堅持“論文寫在產品上”作為自己的大學文化理念,秉承勤奮嚴禁、求實創新的校風,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光榮傳統,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安徽大學則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敬業樂群、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在這種精神的引領下,安徽大學校地聯合培養共建創新基地,積極探索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辦學理念。安徽省屬地方高校也在立足專業特色,融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中逐步找尋到各自的價值追求和辦學理念。安徽師大堅持“厚重樸實中積淀、追求卓越中嬗變”的文化精神。安徽農大走出了一條享譽全國的“大別山道路”,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安徽醫金宝搏入口188學輾轉三地,薪火相傳,積淀了自己的精神追求,構建了自己的育人文化體系,最終形成了“愛國愛民、造就良醫”的大學文化精神。安徽財經大學堅持面向社會,堅持“培養信得過、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文化品格,使得安財大培養出大批經濟學界的精英。安徽建筑大學在建筑領域大作徽文章,建構出“自強不息,學以致用,善建善成”的大學文化內涵。作為新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皖西學院、合肥學院、黃山學院堅持特色辦學,突出實踐育人,推進大學文化精神建設。皖西學院以“映山紅精神”譜就了自己的育人華章。合肥學院“始終行走在育人的路上”,建設成為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橋頭堡。黃山學院在博大精深徽州地域文化的滋養下,以打好黃山牌,做好徽文章為思路,形成了“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黃山學院精神。
11所高校繽紛多彩個性鮮明的大學文化精神,是安徽省推進大學文化精神建設的一個靚麗名片和工作縮影。在從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強省邁進的過程中,安徽省將始終不渝地注重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切實加強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實現安徽高等教育的“中國夢”而努力。
來源:安徽思政與安全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