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祥

1955年8月生,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一) 學(xue)習經歷
1978年(nian),從山西(xi)大(da)學物理系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1984年(nian),從中(zhong)國科學院地球(qiu)物理(li)研究(jiu)所(suo)畢業,獲(huo)得碩士學位;
1989年(nian),從中國科學院(yuan)地(di)質研究所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二) 曾任職務
曾任(ren)中(zhong)科院地(di)(di)質與(yu)地(di)(di)球(qiu)物理研究所(suo)所(suo)長,曾兼任(ren)第(di)三世界科學(xue)院地(di)(di)球(qiu)科學(xue)獎勵委員會主席。
(三) 主要研究及成果
長期從事地球科學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200余篇被SCI收錄;被SCI引用7000余次。
在地磁極性倒轉(zhuan)、地磁場與地球深(shen)部過(guo)程相關性、克拉通破壞以(yi)及全球構造等領域取得了富有創(chuang)新的成果。
推動國家實施了《深部資(zi)源探測(ce)核(he)心裝(zhuang)(zhuang)備研發》重大裝(zhuang)(zhuang)備研制專項(xiang),開拓(tuo)了“理論創新(xin)、技(ji)術研發、勘探突破”三位一體(ti)的研究模式,從理論上提出了“克拉通破壞型金礦”新(xin)類型,為地(di)學(xue)科技(ji)創新(xin)驅動國家建設作出了貢獻。
(四(si))獲得獎項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和2017年);
中國科(ke)(ke)學院(yuan)自然(ran)科(ke)(ke)學一等獎;
中(zhong)國科(ke)學院(yuan)杰出科(ke)技成(cheng)就(jiu)獎;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ji)術進步(bu)獎;
首屆法(fa)國科學院“法(fa)中獎”;
第(di)三世界科學(xue)院首屆地(di)球科學(xue)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