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guo)威(wei)
1963年3月出生。流體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一) 學習經歷
1983年8月,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應用數學與力學專業,獲得學士學位;
1988年3月,獲得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數學專業碩士學位;
1991年8月,獲得西北工業大學一般力學專業博士學位。
(二) 現(xian)任職務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美國物理學會期刊《Physical Review Fluids》編委,中國力學學會《Aata Mech. Sinica》副主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執行副主編,中國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湍流與穩定性專業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八屆學術委員會名單委員。
(三) 主(zhu)要研究及(ji)成(cheng)果
主(zhu)要從事湍流和計算流體力(li)(li)學的研(yan)究(jiu),包(bao)括湍流的統(tong)計理論和計算模(mo)型(xing)、多尺度大渦模(mo)擬方法、 微納尺度流動、非(fei)線性動力(li)(li)學。
在湍流的統計理論方面,提出了時空關聯的EA模型,揭示了湍流的渦傳播和畸變的耦合機制,預測了時空關聯的自相似衰減性質并被實驗證實。并建立了拉格朗日速度和可壓縮湍流的時空關聯模型;在計算流體力學方面,提出了大渦模擬的“時(shi)空(kong)關聯方法(fa)”,克服了能量平衡法難以預測時空能譜的根本缺(que)陷(xian),并用于湍流(liu)噪(zao)聲譜的數(shu)值預測。發展了磨光(guang)基函數(shu)等方法,顯著抑制了動邊界流(liu)動壓力計算的非物理(li)振蕩。
(四(si))獎(jiang)項榮(rong)譽
2000年,入選(xuan)中國(guo)科學院人(ren)才計劃(hua);
2003年,獲得(de)國家杰(jie)出青年科(ke)學基金(jin)項目資(zi)助;
2009年,被評為美國航空航天學會(AIAA)Associate Fellow;
2015年,當(dang)選美(mei)國物(wu)理(li)學(xue)會(hui)會(hui)士;
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隸屬于數學物理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