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
1965年出生,周忠和,進化生物學(xue)(xue)(xue)及古(gu)鳥類學(xue)(xue)(xue)家、孔子鳥化石的發(fa)現者之一,美國(guo)國(guo)家科學(xue)(xue)(xue)院(yuan)(yuan)外籍院(yuan)(yuan)士(shi)、中(zhong)(zhong)國(guo)科學(xue)(xue)(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shi)、發(fa)展中(zhong)(zhong)國(guo)家科學(xue)(xue)(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shi),中(zhong)(zhong)國(guo)科學(xue)(xue)(xue)院(yuan)(yuan)古(gu)脊椎動物與(yu)古(gu)人類研究所(suo)研究員、博士(shi)生導師(shi)。
(一(yi))學習經歷
1986年(nian)畢業(ye)于南京大(da)學地質系
1989年獲中國(guo)科(ke)學院(yuan)(yuan)研究(jiu)生院(yuan)(yuan)碩士學位
1999年獲美(mei)國堪薩斯大學(xue)生態學(xue)與(yu)進化生物學(xue)系博士學(xue)位(wei)
(二(er))社會任職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編;《科普創作》主編;《中國科學》、《古脊椎動物學報》、《Palaeoworld》、《Zoologica Scripta》、《Palaeontological Research》、《古生物學報》、《地球科學進展》、《地質論評》、《地質學部》、《科學世界》、《化石》等雜志編委;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兼職教授;現代地層與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三)主要研究及成果
研究方向:鳥類的起源、鳥類飛行的起源和進化、羽毛的演化、鳥類早期演化和輻射,以及帶毛恐龍、翼龍,生物地層學和中生代陸相生物群演化與環境關系的研究。
主要成果:主編、參編、翻譯著作共4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上發表50多篇,并在《光明日報》、《科學時報》等期刊上發表科普論文40多篇。
(四)獎項榮譽(yu)
1995年中科院青年科學家二等獎(jiang)
1999中科院自然科學獎(jiang)一等獎(jiang)(排名(ming)第(di)二)
2000年(nian)國家自(zi)然科學獎二等獎(排(pai)名(ming)第二)
2003年(nian)度中科(ke)院杰出科(ke)學成就獎
2003年(nian)全國優秀(xiu)回(hui)國人員
2003年第五(wu)屆全(quan)國優(you)秀科普作品獎二等(deng)獎
2004年科技部973項目先進個人
2006年(nian)第九屆中(zhong)國(guo)青年(nian)科技獎
2006年“新世紀(ji)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7第三屆中(zhong)科院創新文(wen)化建設先進團隊(負責(ze)人(ren))
2007年度國家自(zi)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一(yi))
2007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jiang)(排名第(di)三(san))
2014年(nian)第五屆全國杰出專業技術(shu)人才(cai)
2016年何(he)梁何(he)利科技(ji)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