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 | 項(xiang)目名稱(cheng) | 主持人 | 獲獎時間 | |
省(sheng)級 | 特等(deng)獎 | “互聯網+”背景下的化(hua)學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及成效 | 朱平(ping)平(ping)、查正根、金谷、 馮紅艷、劉光明、黃微(wei)、 盛翔等 | 2017.12 |
省級 | 一等獎 | 有機化學實(shi)驗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構建與實(shi)踐(jian) | 鄭(zheng)媛、蘭泉(quan)、魏(wei)偉、 查(cha)正根(gen) | 2017.12 |
省級 | 一(yi)等獎 | 有機化學實驗系(xi)列課程層次化標準化建(jian)設 | 查正根、汪志勇、鄭小琦(qi)、 鄭媛、蘭泉、劉艷芝、 劉曉虹(hong) | 2017.12 |
省級 | 三等獎(jiang) | 無機化學實驗綠色化改革與實踐 | 李婉、黃微、劉濟紅、 高明麗、劉衛、朱平平 | 2017.12 |
國家級(ji) | 二等獎 | 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zhong)心的(de)建設與成效 | 朱(zhu)平(ping)(ping)平(ping)(ping)、查正根、金谷、 馮紅(hong)艷、劉光明、黃微、 盛(sheng)翔、蘭泉(quan)、邵(shao)偉、 鄭媛、李婉、高明麗、 劉(liu)衛(wei)、姚奇(qi)志、劉(liu)紅瑜、 魏偉、侯中懷 | 2018.12 |
省級 | 一(yi)等獎 | 基于國家精品MOOC的化學實驗安全混合式(shi)教育模式(shi)創新與輻(fu)射作用 | 馮紅艷、鄭媛、朱平(ping)平(ping)、 蘭泉、高明麗、吳紅、 方思敏、王鈺熙(xi)、黃微、 劉紅瑜、魏偉、邵偉、 張萬群、李嬌、李維(wei)維(wei)、 王曉葵 | 2019.12 |
省級 | 一等獎 | 分析(xi)化學實驗立體化教學體系探索(suo)成效(xiao) | 劉(liu)紅瑜(yu)、金谷、姚奇志(zhi)、 李嬌、李玲玲、王曉(xiao)葵(kui) | 2019.12 |
省級 | 一(yi)等獎 | 化工實驗課程的特色化建(jian)設與成效 | 高明麗、馮紅艷、王鈺煕、 魏偉 | 2019.12 |
省級 | 二等(deng)獎 | 基(ji)于創新人(ren)才培養的(de)分析化學實(shi)驗(yan)教學體系的(de)建設和實(shi)踐 | 姚奇志(zhi)、金谷(gu)、李嬌、 劉紅瑜、李玲玲 | 2019.12 |
省(sheng)級 | 二等(deng)獎 | 基于拔尖(jian)人才培養的普通(tong)化學實(shi)驗(yan)英文課程(cheng)—General Chemistry Laboratory建設 | 李婉、朱平平、周杰、 AmirabbasMosallanezhad、 JeanFelixMukerabigwi、劉(liu)濟(ji)紅、ChadWilkinson | 2019.12 |
省級 | 二等獎 | 強化(hua)研(yan)究(jiu)生助教管理,助力大(da)學(xue)(xue)化(hua)學(xue)(xue)實(shi)驗教學(xue)(xue) | 鄭媛、朱平平、蘭泉、 黃微(wei)、方思(si)敏、馮紅艷(yan)、 姚奇志、查正根、劉光明(ming) | 2019.12 |
省級 | 三(san)等獎 | “去公式化”分析化學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ian) | 邵利民(min) | 2019.12 |
省級 | 化學院(yuan) | 重(zhong)大教學(xue)成(cheng)就獎 | 朱(zhu)平平 | 2019.12 |
中科院 | 二等獎 | 以(yi)虛擬仿真推進儀器分析(xi)實(shi)驗智(zhi)慧教(jiao)學模式(shi)建設 | 邵偉、張萬群、盛翔、 李維維、柯玉萍 | 2020.12 |
省(sheng)級 | 一等獎(jiang) | 面向化學學科前沿和(he)關鍵材料(liao)技術,構(gou)建高(gao)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 俞(yu)書宏(hong)、鄧(deng)兆祥、閆立峰、 謝毅、楊(yang)金龍、朱平平、 蘭(lan)泉(quan)、李微(wei)(wei)雪、徐航勛(xun)、 江海龍、楊上(shang)峰、武曉君(jun)、 龔(gong)流柱(zhu)、劉世勇(yong) | 2022.12 |
省(sheng)級 | 二等獎 | 基于一流科(ke)研(yan)平臺構建研(yan)究生綜合技能主動型過程培(pei)養體系 | 閆(yan)立峰、張萬群、蘭泉(quan)、 武曉君、馮紅艷、鄧兆祥、 蔣(jiang)俊 | 2022.12 |
省級 | 一等獎 | 分析化學(xue)實驗創新課程體系構建(jian)與成效 | 姚奇志,金谷,李玲玲, 李(li)嬌,劉紅(hong)瑜(yu),邵利民 | 2022.4 |
省級 | 一等獎 | 多維度,立體化—基于(yu)多門國(guo)家級一(yi)流課(ke)程(cheng)的儀(yi)器分析實驗教學創新與示范輻射(she) | 張萬(wan)群、邵(shao)偉、胡萬(wan)群、 李(li)維維、盛(sheng)翔、楊凱平(ping)、 孫(sun)晴 | 2024.5 |
省級 | 二等獎(jiang) | “價值(zhi)引領+成果導向”的有機化學(xue)混(hun)合“五式”教(jiao)學(xue)法(fa)的創新(xin)與實踐 | 許(xu)毓、張(zhang)國穎(ying)、李光(guang)水 | 2024.5 |
省(sheng)級 | 二(er)等獎 | 雙語虛擬實驗的建設(she)及國(guo)內國(guo)際應用(yong)輻射(she) —以(yi)第二(er)批國(guo)家級一(yi)流本科課(ke)程(cheng)為例 | 李婉、朱平平、方思敏(min)、 楊晴、黃(huang)微、高明麗(li)、 李(li)光水 | 2024.5 |
省級 | 二等獎 | 科教融合研制系(xi)列化工(gong)實(shi)驗教學設備 | 馮紅艷、高(gao)明麗、王鈺(yu)熙、 蔣晨嘯(xiao)、吳亮(liang)、汪耀明 | 2024.5 |
省級 | 二等(deng)獎 | “以教促研(yan)(yan),以研(yan)(yan)帶本,雙向育(yu)人”的(de)實驗(yan)課程研(yan)(yan)究(jiu)生助教培養體系(xi)的(de)構筑和實踐(jian) | 李嬌(jiao) | 20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