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新明教授榮獲SEG 2025年度維吉爾·考夫曼金獎
5月,SEG國際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學會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公布年度榮譽與獎項獲得者。中國金宝搏入口188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地(di)球與(yu)行星物(wu)理專(zhuan)業伍新明教授與(yu)美(mei)國普渡大(da)學華人教授李云月共享2025年度維吉爾·考夫曼金獎(Virgil Kauffman Gold Medal)。
該獎授予在近五年內為地球物理勘探科學的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個人,充分肯定了伍(wu)新(xin)明教(jiao)授自2019年(nian)回國(guo)全職加入(ru)中國(guo)金宝搏入口188以來,依托地空學(xue)院地球(qiu)與(yu)行星物理專(zhuan)業平(ping)臺,帶(dai)領CIG團隊(dui)在人工智能與(yu)地球(qiu)物理交叉(cha)研(yan)究(jiu)領域取得的重要(yao)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該獎(jiang)項(xiang)自1966年(nian)設(she)立(li)以來首次頒發(fa)給來自中國(guo)科研(yan)機構的學(xue)者(zhe)。截(jie)至目前,共有(you)5位(wei)華人學(xue)者(zhe)獲得過該獎(jiang)項(xiang)。

SEG榮譽與獎項委員(yuan)會對伍新明(ming)教授的評價如(ru)下:
伍新明教授因其在過去五年中對地球物理勘探科學的卓越貢獻,榮獲維吉爾·考夫曼金獎。在此期間,他在地震解釋與地質建模方向發展了一系列具有變革性的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方法。其代表性成果包括FaultSeg3D——一種被廣泛應用于三維地震斷層檢測的模型,以及一整套用于地震地層解釋、地質體刻畫和地質屬性建模的人工智能模型。伍新明的多篇研究論文系統闡述了這些模型的構建方法及其訓練所依賴的合成地震數據集構建流程。近年來,伍新明(ming)及其團隊進一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研發了具備廣泛適應能力的地震基礎模型,可支持包括地震解釋、地質建模和地球物理反演在內的多類關鍵任務。同時,伍(wu)新(xin)明(ming)積極參與SEG的各項事務,擔任SEG理事會成員、科研委員會成員與《GEOPHYSICS》期刊的副主編。早在2020年,他便因其在早期職業生涯中的出色表現榮獲J. Clarence Karcher獎。伍新(xin)明始終致力于(yu)地球物(wu)理勘探領(ling)域的創新研究,是該領(ling)域不可(ke)多得的杰出學者。

國際勘探地(di)球(qiu)(qiu)物(wu)理學家學會是全球(qiu)(qiu)勘探地(di)球(qiu)(qiu)物(wu)理領域規模最(zui)大、最(zui)具影響力的(de)專(zhuan)業學術組織。該學會成立(li)于1930年(nian),總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休(xiu)斯敦(dun)市(最(zui)初(chu)設(she)立(li)于俄克拉荷馬州Tulsa市),擁有來自114個國家逾(yu)14000名會員。
作為非營(ying)利性機構,SEG始終致力于推(tui)動(dong)應(ying)用地球物(wu)(wu)理(li)學的(de)發(fa)展、進步與技(ji)術創新,廣泛服務于自然資源勘探(tan)開發(fa)、近地表特征描述、地球災害緩解、環保與氣候(hou)變化、智(zhi)慧城(cheng)市建設、宇宙太空探(tan)索等諸多(duo)領域,積極(ji)推(tui)動(dong)地球物(wu)(wu)理(li)科(ke)學家(jia)和人類環境發(fa)展專家(jia)的(de)培養。
SEG每年主(zhu)辦全球(qiu)(qiu)規模(mo)最大(da)、最具影(ying)響力(li)的(de)勘探地球(qiu)(qiu)物(wu)理學(xue)會議,并通過學(xue)術出(chu)版物(wu)、專題論壇、在(zai)線資源和教育培訓等(deng)形式,為全球(qiu)(qiu)地球(qiu)(qiu)物(wu)理學(xue)界提供前沿知識傳(chuan)播和交流合作的(de)平(ping)臺,持續(xu)引領行業發展(zhan)方向(xiang)。
(地球和空間(jian)科學學院)